“这个家怎么这样穷啊!”2006年3月3日,铜梁县岚峰乡,下着小雨,乡间小路泥泞得缠人的鞋底,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5届毕业生、西部计划志愿者张春姑的目光停在三间土坯房上,推开两扇油漆脱落的门,屋子里空荡荡的,左边墙壁上整齐地贴着半墙奖状,右边墙角搭着一个土灶台,一面墙被熏得漆黑。这就是张春姑家访的对象乐乐和外婆居住的地方。
当天,张春姑连续探访了3个特困学生家庭,感觉喘不过气来,心里如同压着一块石头,早就谋划的2005届西部志愿者爱心助学活动在她的记事本上逐渐成型。晚上,一回到县城,她就召集分头行动的其他志愿者,合计了两个小时,达成协议每人从当月的补助里至少拿出50元钱,选择一个特困学生接对子进行资助。当年,56名志愿者们共捐助了25名中学生,捐助额达1万余元。
然而,急需资助的学生太多,这笔捐款无异杯水车薪,爱心靠谁来延展?张春姑第一时间把电话打到了母校,“原本想假如实在没有钱,捐助些图书也不错啊!”结果很让她惊喜,安师大团委计划当年西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,并表示可以考虑定向资助。张春姑赶紧把爱心助学的资料传送到芜湖,并动员其他志愿者向各自的母校求援。
2006年7月23日,是张春姑开始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以后最兴奋的日子,安师大团委副书记胡靖带队赶到铜梁,带去全校师生捐赠的价值4万元的2000多册图书,并达成协议长期捐助4名贫困儿童,每年捐赠3200元。时隔不久,上海商学院等高校也先后赴铜梁县开展爱心捐赠活动,捐赠额近10万元,许多志愿者毕业高校还与受资助学校建立起了捐赠活动长效机制。铜梁县大学生志愿集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,2006年6月26日的《重庆日报》刊登了“大学生到基层,‘断桥’如何相续?”的整版报道。
当年12月,鉴于张春姑的爱心以及所取得的工作成绩,共青团重庆市委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、重庆市人事局、重庆市财政局联合授予其“重庆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”称号。“假如重新感受一次志愿者生活,我依然会心潮澎湃。”现供职于中国银行铜梁县支行的张春姑笑声朗朗,电话那边的青春激情依旧。
(安徽青年报社新闻周刊,2007年11月9日,记者柏永采写)